拍风光时,ISO 到底该怎么调?

风光的时候,ISO 感光度到底该怎么设定?有哪些讲究和注意事项呢?往下看,您就明白啦~

1. 越低越好?

不少人都认为,感光度越低越好,最好能一直保持在 ISO 100(或 50),因为随着感光度的提高,噪点也会越来越多,越明显。

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。在有条件使用三脚架,并且拍摄静态的风光题材时,你都可以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使用最低的感光度,以获得最佳的画质。

是的,使用最低的感光度,噪点确实最少,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——至少,在某些特定的拍摄条件下,你不得不提高感光度。

2. 有时候,不高不行

之前说过,你可以通过使用三脚架来延长曝光时间,从而使用最低的感光度来保证最好的画质。然而,在许多情况下,你的快门速度并不能无限制地放低。

手持长焦

每个镜头都有对应的 “安全快门”,指在指手持拍摄时相对安全的快门速度,大体数值就是 “1/焦距”,高于这个数值就可以保证拍摄时不产生手抖现象。

这也意味着,当你手持使用长焦时,快门速度不得低于百分之一秒,哪怕你把光圈开到最大,仍然可能出现曝光不足的状况,这时只能通过提高感光度来保证正常曝光。

很显然,焦距越大时,安全快门速度就越高;而长焦镜头的安全快门速度会很高,这意味着你必须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——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,你必须提高感光度,才能保证正常曝光。

拍摄运动物体

如果你需要 “凝固” 运动的瞬间,就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;哪怕你不打算拍静止的瞬间,而是玩长曝光摄影,也需要控制好曝光时间,因为不同曝光时间拍出来的效果不一样。

比如说,当你拍摄流水时,如果曝光时间太长,流水就会雾化,“动感” 的感觉就出不来了。

弱光环境

在夜间拍摄时,由于环境光很弱,如果你不提高感光度,就需要进一步地降低快门速度,而这可能会造成一些额外的负面影响。

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拍星空。星星虽然看起来没动,但实际上还是在缓慢运动的。拍星空有个不成文的 “600 法则”,即 “600/镜头焦距” 是你能拍出静止星空的最长曝光时间。超过这个数值星星就会发生相对运动,在照片上形成拖尾效果。

曝光时间过长,星空会形成 “拖尾”

从以上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出,在 “曝光三角” 里,感光度的 “副作用” 是最小的——它不像快门速度那样会导致运动模糊,也不像光圈值那样能影响景深范围。在调整前二者 “肯定会出问题” 的情况下,提高感光度变成了唯一选择。

3. 选择正确的感光度

随着技术的发展,相机的高感成像能力一直在提高,“高感光度” 的标准一直在提高,过去可能 “致命” 的 ISO 数值,现在未必还会有这么负面的影响。

你不妨用手头的相机做个实验:用从低到高不同的感光度拍摄同一个场景(比如说,一张黑纸),观察一下从哪个数值开始会出现明显噪点,哪个数值开始会严重影响画质,到 “没法看” 的地步……

有一个和感光度密切相关的功能,是 “自动 ISO”,你可以设置两个数值,“最低快门速度” 和 “最高感光度”,这样相机就会根据你的设置范围进行感光度的调整——当然,原则还是 “在快门速度允许的前提下使用最低的感光度”。

这一功能十分适合适应多样化的环境,比如说纪实旅拍。你只需要设定最低快门速度为当前镜头的 “安全快门”,再把最高感光度设置为之前通过实验得出的几个 “关键节点” 就好。

拍星空,情况则不太一样。由于环境光实在太低,你需要非常高的感光度数值才能保证正常曝光。

在这一情况下,你可以秉承 “半高原则”:从最高感光度的一半试起(如 ISO 3200),如果曝光正常,尝试降低感光度;如果欠曝,则提高感光度,直到找到能正确曝光的最低感光度数值为止。

另一种和感光度有关的风光摄影高阶技法,就是 “向右曝光”——它最基本的原理就是,噪点在亮背景下,没有在暗背景下显眼。

摄影师会让照片略微过曝(在直方图的辅助下,这一过程不会导致画面上出现无法修复的 “死白” 区域),这样噪点就显得没那么明显,再通过后期降低曝光来获取更·“完美” 的照片。

“向右曝光” 技法示例

总结

感光度和画质有关,在不影响拍摄效果的前提下,尽量用最低的感光度。

快门速度和动态模糊程度有关,光圈值和景深有关。当这二者的调整受限时,感光度相对而言比较 “好欺负”,可以把它调高些。

感光度应该提多高?这和你的器材与现场环境有关,多做一些尝试吧;也可以使用直方图、自动 ISO 等功能来进行拍摄辅助。

【声明】:雪狼摄影师制作本网站纯属个人爱好,摄影作品版权归雪狼摄影师所有,除原创作品外所载摄影文章是为方便摄友交流学习,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!